摘要
目的探究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儿童病例的特点及影响病毒核酸循环阈值(Ct值)达≥35所需时间的因素。方法纳入2022年4月7日至6月2日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定点收治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部院区)收治的0~14岁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且有临床症状的患儿。通过聚合酶链反应, 每日检测鼻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 结果以Ct值表示。将症状起始或核酸检测首次阳性(以较早时间为准)至开放阅读框1ab基因Ct值≥特定数值(x)定义为"Ct值达x所需时间", 即TCt≥x。收集患儿年龄、性别、疫苗接种情况、基础疾病等资料。采用Cox模型分析TCt≥35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收治儿童病例871例, 中位年龄为2岁, 范围为1月龄至14岁, 其中474例(54.4%)为男童, 89例(10.2%)合并基础疾病, 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实体肿瘤和癫痫等。轻型病例572例(65.7%), 普通型298例(34.2%), 重型1例(0.1%), 无危重型病例和死亡病例。TCt≥35为12(10, 14) d。Cox模型分析示, 与1~12月龄组患儿相比, 37~84月龄和85~168月龄患儿的TCt≥35均较短[风险比(HR)=1.55、1.84, 均P<0.001]。矫正年龄后, 与未接种疫苗患儿相比, 接种1或2剂疫苗患儿的TCt≥35缩短[矫正后的风险比(aHR)=1.49, P=0.011];与轻型患儿相比, 普通型患儿TCt≥35延长(aHR=0.78, P=0.002);有基础疾病患儿较无基础疾病患儿的TCt≥35延长(aHR=0.38, P<0.001)。无基础疾病的患儿TCt≥28、TCt≥30、TCt≥33、TCt≥35分别为7(6, 9) d、9(7, 10) d、10(8, 11) d和12(10, 14) d。结论年龄、疫苗接种、疾病临床分型、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是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儿童病例核酸转阴(Ct值≥35)所需时间的影响因素。
-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