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溶栓治疗对混合型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65例下肢混合型DVT患者,均采取经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根据患者个体化体征情况选择入路方式,其中经健侧股静脉穿刺置管56例(A组),经患侧小隐静脉穿刺置管59例(B组),患侧经皮穿刺胫前或胫后静脉置管50例(C组)。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溶栓导管留置时间、尿激酶用量、血栓清除评分、患肢肿胀程度、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发生率和PTS评分、血清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Pecam-1、Vcam-1与PT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C组手术时间短于A、B组,A组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的溶栓导管留置时间与尿激酶用量低于A组(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的血栓清除评分、患肢消肿率高于A组,PTS发生率、PTS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的血清Pecam-1、Vcam-1水平均较入院时降低(P<0.05),B、C组低于A组(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血清Pecam-1、Vcam-1水平均与PTS评分呈正相关(P<0.05),血清Pecam-1、Vcam-1水平越高,PTS评分越高。结论经皮穿刺胫前或胫后静脉置管是CDT治疗急性下肢DVT的最佳溶栓路径,可有效降低血清Pecam-1、Vcam-1水平,溶栓效果佳,手术时间短,PTS发生率低。

  • 单位
    邯郸市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