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学龄前儿童父母喂养行为的潜在类别, 并探讨其与父母抑郁状态的关系。方法 2021年5—7月, 选取上海市8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父母, 采用学龄前儿童照护人喂养行为量表和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进行纸质问卷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1 006份。采用Mplus 8.0和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建立亚组, 并通过多分类Logistic回归探索亚组的人群特征差异。结果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喂养行为可分为"高回应-高非回应型"(24.55%)、"低回应-高非回应型"(27.44%)、"高回应-低非回应型"(28.33%)和"低回应-低非回应型"(19.68%)4个潜在类别。处于抑郁状态的家长不太可能归属于"高回应-低非回应型"(OR=0.386, 95%CI:0.218~0.684)。儿童年龄越大, 家长喂养行为越有可能为"低回应-低非回应型"(OR=1.318, 95%CI:1.039~1.672)。结论学龄前儿童家长喂养行为存在4种潜在类别。处于抑郁状态的学龄前儿童家长更有可能采取非回应性喂养行为, 而不太可能采取回应性喂养行为。积极关注和改善家长的抑郁状态有助于喂养人采取科学的喂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