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栀子豉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 RE)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检索栀子、淡豆豉的活性成分以及作用靶点,再通过靶标数据库(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 TTD)、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the human gene database)、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 OMIM)、PharmGkb、DrugBank等5个数据库检索反流性食管炎的靶标,取并集;利用Venn在线程序将药物成分与疾病靶点去重并取交集,在Cytoscape3.8.0软件中进行可视化分析,构建药物疾病靶点网络图;再利用String在线网站,及Cytoscape 3.8.0筛选出核心蛋白互作网络,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网络图;最后利用R 4.1.2软件以P<0.05作为条件,对核心蛋白互作网络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药物化学成分18个,药物作用靶点405个,疾病靶点2 076个,药物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交集108个,GO生物富集分析共获得涉及生物学过程BP 1 962个,细胞组分CC共48个,分子功能MF共154个,KEGG通路富集得出155条信号通路。结论:栀子豉汤中的各药物可能主要是通过调控机体血糖水平,以及抑制p38、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炎性因子的分泌,从而达到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作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