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胡桃夹现象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作用和预后。方法:采用多普勒超声和血管造影及血管内测压对儿童胡桃夹现象进行诊断,并对3例进行了血管内支架治疗及介入治疗后中长期随访观察。结果:CT检查能很好地显示胡桃夹现象的特征。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左肾静脉最宽径是最窄径的4.20倍(P=0.005),右肾静脉血流峰值是左肾静脉的1.56倍(P=0.006)。血管造影明确显示左肾静脉受压征象,左、右肾静脉压分别为11.66和 7.50 mmHg,压力差为4.11 mmHg,支架置入后左肾静脉压降为8.16 mmHg。术后随访2-3年,患者症状均消失。结论:多普勒超声和血管造影测压均能对胡桃夹现象提供确诊的重要信息,后者更能客观反映胡桃夹现象的病变程度,并可同时进行有效的介入治疗。血管内支架术简便、安全,长期疗效较好,是治疗儿童胡桃夹现象的重要手段。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