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爱伦·坡的诗作The Raven在中国译介流传甚广。其早期和晚近的两个中文译本《阿伦波鵩鸟吟》和《乌鸦》各自具有鲜明的翻译特色。白话自由体译诗《乌鸦》采用直译,质朴平实,用词精准。文言骚体译诗《阿伦波鵩鸟吟》采用意译,韵致典雅,古韵悠长。作为学衡译派的代表性作品,《阿伦波鵩鸟吟》反映了比较文学视野下古今中西互相映照、对观并流的文学主张,但在归化置换英诗内容的过程中产生了修辞丢失、省译、增译、错译等诸多翻译失误。翻译不是主观创作,而是基于一定客观标准的语言表达艺术。与白话自由诗体的忠实、显白相比,文言古体译诗不仅误译较多,而且对翻译失误有更高的隐匿性。文章指出,于严肃翻译的要求而言,文言古诗译体难以担当可靠翻译,也不如雅洁的白话在当今读者群体中更能激发广泛的社会现实意义。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