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手术介入治疗的高危因素、预后因素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本院治疗的60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依据患儿是否需要手术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患儿各3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术后高危因素、预后因素及手术时机。结果两组患者的RSD发生率、CRP、PLT水平、X线表现气腹和固定肠绊、肠鸣音的消失比例及血培养阳性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实验组患儿中包括19例治愈、7例患儿死亡、3例患儿术中放弃治疗以及1例术后死亡。经分析预后因素发现,治愈患儿的循环衰竭率以及小肠结肠多处穿孔率相较死亡患儿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行NEC手术介入治疗存在多方面的高危因素,患者在术后的治疗预后密切相关于肠道的病变情况及循环衰竭。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