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结肠癌患者粪便和癌组织中miR-21和miR-34a甲基化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82例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和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织样本;同时收集手术前粪便样本,另外收集40例良性结肠肿瘤患者的粪便样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样本中miR-21、miR-34a表达和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另外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量。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结肠癌组织中miR-21相对表达量升高,同时miR-34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miR-21启动子区甲基化率较癌旁组织降低,miR-34a启动子甲基化率较癌旁组织升高(P<0.05)。与粪便样本对照组相比,结肠癌患者粪便中miR-21相对表达量升高,miR-34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miR-21启动子区甲基化率较对照组降低,miR-34a启动子区甲基化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miR-21、miR-34a在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和粪便中的表达量呈正相关性(r=0.782,0.618,P<0.001)。粪便miR-21、miR-34a甲基化检测分别联合粪便隐血均能够提高粪便隐血单独用于结肠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检出率(P<0.05)。此外结肠癌患者粪便miR-21和miR-34a甲基化失调与肿瘤直径有关(P<0.05);并且结肠癌患者粪便miR-21非甲基化组血清TNF-α、IL-6水平较甲基化组水平升高,同时粪便miR-34a甲基化组血清TNF-α、IL-6水平较非甲基化组水平亦升高(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粪便和癌组织中miR-21呈低甲基化,同时miR-34a呈高甲基化,联合检测粪便中miR-21、miR-34a甲基化状态可以提高粪便隐血对结肠癌的临床诊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