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魏晋六朝士人在个体意识的觉醒和自然美的发现的基础上,将内在情感投入到外在自然之中,除了在诗词中吟咏自然和在绘画中描绘自然外,还在居住场所里模拟自然,于是促使了山水园林的出现,这也在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特质。中唐两宋士人在"中隐"思想的推动下,折中于"小隐"之山林和"大隐"之朝堂的园林,遂成为安顿士人心灵的主要场所。园林也在中唐两宋士人心态"内敛化"和"精致化"的影响下,空间越来越小,诗意越来越浓,于是对于士人来讲,无论是现实还是内心,园林都成为一个闲适自足、精美雅致的"壶中天地"。晚明士人生存的困局,迫使他们走向一条世俗、物欲和心灵超越的道路,承担他们理想与情感的园林也因之变得"物化"和"雅化":"物化"体现于园人的分离,离开了人的园林仍能表达其意境和内涵;"雅化"则要求摒弃俗气,是园林中既要物质又要精神、既要超越又要享乐的士人对生活审美的必然选择。同时,生活于社会中下层的晚明士人,也有兴趣将眼光投向了园林技艺,其亦有能力总结园林理论,《园冶》《长物志》作品方能应运而生。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