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颈段脊髓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蒋丽丹; 齐猛; 于嘉兴; 马永杰; 陈文劲; 徐跃峤; 程玮涛; 曲鑫; 张鸿祺; 王宁*
来源: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2, 19(07): 476-483.
DOI:10.3969/j.issn.1672-5921.2022.07.006

摘要

目的 分析收治于重症监护室的高-中颈段脊髓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监护室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符合入排标准的高-中颈段(枕骨大孔区至颈椎C5节段)脊髓血管畸形患者共18例。收集一般资料及脊髓血管畸形相关资料,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临床症状以及基础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脊髓血管畸形相关资料包括主要诊断、畸形团和(或)瘘口所在颈椎节段、畸形团在髓内的位置、是否首诊、手术时长、治疗方式、治疗后病变闭塞程度、入监护室后首次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是否出现重症颈段脊髓血管畸形的临床表现、相关的并发症(脑积水、新发脑梗死等)。重症颈段脊髓血管畸形为出现以下至少一项临床表现,即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吞咽反射减弱、呛咳反射减弱、蛛网膜下腔出血。终点事件为住院时长、监护室时长。根据入住监护室时长是否达24 h分为≥24 h组和<24 h组,以中位住院时长为住院时长的分组界限,分别进行组间单因素分析。结果 18例患者中有8例符合重症颈段脊髓血管畸形的特点,中位住院时长11.00(6.75,16.25) d,故将住院时长分为<11 d组和≥11 d组。与住院时长≥11 d组比较,<11 d组在一般资料及脊髓血管畸形相关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入住监护室时长≥24 h组比较,<24 h组的患者中病变性质为非动静脉畸形病变的占比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一般资料及脊髓血管畸形相关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5)。结论 C1~C5节段脊髓血管畸形由于部位特殊,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呼吸功能障碍、呛咳反射减弱等需要重症监护治疗的临床表现。脊髓血管畸形属于临床少见病,本研究结果尚需纳入更多的样本量或多中心数据进一步验证。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