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 2C9(CYP2C9)*13、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GTR1)1166A/C基因多态性在新疆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差异与厄贝沙坦降压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科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94例,哈萨克族203例,维吾尔族191例,收集DNA,采用基因多态性检测试剂盒(聚合酶链反应-荧光探针技术)对CYP2C9*13、AGTR1 1166A/C基因型、预期疗效检测,并对其中50例患者进行2~4周厄贝沙坦药物治疗,测量基础血压、服药后2、4周血压值,并对预期疗效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394例患者对厄贝沙坦预期疗效正常、中疗效、高疗效频率分别是66.0%、33.5%、0.5%,哈萨克族分别是63.1%、36.5%、0.5%,维吾尔族分别是69.1%、30.4%、0.5%,两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P2C9*13、AGTR1 1166A/C基因多态性的民族差异与厄贝沙坦预期疗效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厄贝沙坦降压治疗后两民族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在预期疗效正常组,两民族患者服药2、4周后收缩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疗效组,两民族患者服药2周后收缩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周达标率维吾尔族平均为88.49%,哈萨克族为17.05%,4周达标率维吾尔族为100%,哈萨克族为60.87%(P<0.05)。结论 CYP2C9*13、AGTR1 1166A/C基因多态性在新疆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民族差异与厄贝沙坦预期疗效无相关性,但维吾尔族比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厄贝沙坦起效快,达标率高。
-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