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施坚雅于1949年末至1950年初在成都郊外高店子进行的田野调查,对他日后关于中国市场体系的思考有重要影响。北伐后中国乡村社会研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性发展,即从燕京社会学侧重村庄本身的做法转向华西社会学以乡村为社区的区位分析取向。近年出版的施坚雅田野笔记显示,他来中国时本来想要研究的是社会人格塑造,这是那个时代人类学领域相当重要的问题。但等到他在成都的田野调查不得不结束之前,其研究主题已转移到市场体系。在此转变过程中,蒋旨昂等华西社会学系老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华西学人对市场体系与政治社会体系的关联认识,与施坚雅在1960年代关于中国市场体系论著中的观念颇相契合。就此说施坚雅的理论至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华西社会学人的影响,或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