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皮肤风险评估量表(NSRAS)评分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早产儿皮肤粘胶性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科接受的120例PICC置管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NSRAS结果,将得分>13分的患儿纳入高风险组(54例),≤13分的患儿纳入低风险组(66例)。比较两组皮肤粘胶性损伤发生率及皮肤粘胶性损伤的类型,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120例早产儿中有39例发生皮肤粘胶性损伤,发生率为32.50%。高风险组皮肤粘胶性损伤发生率为51.85%,明显高于低风险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皮肤粘连性损伤类型中,机械性损伤占比最高,为66.67%。两组机械性损伤、潮湿相关性损伤、毛囊炎及接触性皮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RAS评分对皮肤粘胶性损伤具有较好的风险评估价值,临床上对于接受PICC置管的早产儿应进行风险评估,并合理选择医用粘胶、掌握使用技巧、保证卫生等。

  • 单位
    泉州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