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成像T1-mapping对肝脏纤维化评分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49例肝切除术的患者,术前均完成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成像T1-mapping扫描,获得病灶周围肝组织增强前及增强后5、10、15min肝脏T1弛豫时间及病灶周围肝组织ishak纤维化评分。统计学分析不同纤维化评分间T1弛豫时间的差异,以及T1-mapping值对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诊断能力。结果各期扫描中,不同纤维化评分患者T1弛豫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增强后15minT1弛豫时间差异最大,0分比5分(P=0.007)、0分比6分(P<0.001)、1分比6分(P=0.001)、2分比6分(P=0.002)及3分比6分(P=0.008)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ROC曲线评价T1弛豫时间对患者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诊断能力,增强后15minT1-mapping扫描的T1弛豫时间具有最大的曲线下面积,其对于纤维化评分>0分、>1分、>2分、>3分、>4分及>5分的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7、0.736、0.697、0.708、0.703及0.720。结论使用T1弛豫时间对患者纤维化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增强后15min的T1弛豫时间具有最佳的诊断效能。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