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砂砾岩储层不同孔隙类型下的水驱油特征——以二连盆地阿尔凹陷腾一下段储层为例

作者:孟庆春; 王红梅; 闫爱华; 晁先秋; 张帆; 宋惠敏; 张浩; 朱玉双*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8(06): 850-856.
DOI:10.16152/j.cnki.xdxbzr.2018-06-012

摘要

以二连盆地阿尔凹陷腾一下段储层低渗透砂砾岩储层为例,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核磁共振、油水相渗实验等测试方法,对研究例区不同孔隙类型下的水驱油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阿尔凹陷腾一下段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孔、长石溶孔为主;排驱压力小于1 MPa,孔隙组合类型为溶孔-粒间孔型,T2谱形态为左低右高峰,水驱效率为67. 8%;排驱压力介于1~2 MPa,孔隙组合类型粒间孔-溶孔型,T2谱形态为左高右低峰,水驱效率为49. 7%;排驱压力大于2 MPa,孔隙组合类型晶间孔-溶孔型,T2谱形态为单峰状,水驱效率为35. 8%。研究后认为,研究区不同孔隙类型的储集能力及水驱油特征差异明显,其影响因素主要为渗透率、喉道分布、孔喉比、分选系数、黏土矿物含量。当渗透率小于3×10-3μm2,喉道半径小于2μm时,储层水驱油效率受渗透率、喉道半径控制明显。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