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横断面调查了解齐齐哈尔市大学生睡眠拖延行为的现状,探究影响睡眠拖延的相关因素,了解睡眠拖延行为带来的不良影响,推动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作息观念,为今后改善大学生睡眠拖延行为及提高学习和工作能力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在2022年1—3月采用问卷星的形式对齐齐哈尔市839名大学生进行睡眠质量和睡眠拖延行为现状及自我控制情况的随机问卷调查。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有54.14%的大学生睡眠类型倾向于晚睡型;睡眠质量得分为(1.18±0.93)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睡眠质量这一维度在专业类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87,P<0.001);大学生睡眠拖延的总体得分为(3.34±0.61)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睡眠拖延量表得分在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2个变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专业类型(F=2.609,P=0.034)和不同年级间(F=3.354,P=0.007)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生睡眠拖延行为的产生主要是受电子设备和娱乐活动的影响,看视频、打游戏居首位,占比21.81%,其次是聊天、饮茶与喝咖啡、反复思考某件事,分别占比14.05%、12.88%、12.66%,最后是在娱乐活动方面,社交软件、网上购物,分别占比10.01%和8.58%。经回归分析显示,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是睡眠拖延行为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抵制诱惑、健康习惯、节制娱乐三个维度可解释6.8%的睡眠拖延行为。结论 调查的839名大学生的睡眠拖延行为较严重,导致睡眠拖延行为的主要因素有自我控制力不足,不能抵制外界的诱惑,过度网络游戏和社交,做事拖延等。大学生睡眠拖延会对入睡时间与睡眠质量造成显著影响。

  • 单位
    齐齐哈尔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