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和网络药理学探究黄芪-附子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方法:运用UPLC-Q-TOF-MS技术分析黄芪-附子溶液中的化学成分,通过PubChem数据库筛选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比较毒性基因组学数据库(CTD)、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和GeneCard数据库检索心力衰竭疾病靶点,通过Venn分析获得共有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分析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关系,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SYBYL-X2.1.1软件对关键靶点和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分析。通过大鼠心力衰竭模型对关键靶标进行实验验证。结果:黄芪-附子溶液中共鉴定出202个化学成分,经预测其中64个活性成分作用于183个靶点治疗心力衰竭,重要的活性成分有咖啡酸、L-精氨酸、鹰嘴豆芽素A、腺嘌呤、烟酸、反式阿魏酸、对香豆酸、核黄素、毛蕊异黄酮等,主要的作用靶点有白细胞介素(IL)-6、胱天蛋白酶(Caspase)-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A(VEGFA)、蛋白激酶B1(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IL-1B、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等,主要涉及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叉头框蛋白O(FoxO)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黄芪-附子溶液中的活性成分与HIF-1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HIF-1α、VEGFA、Akt1、Caspase-3、IL-6有较好的结合能力。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黄芪-附子溶液能显著改善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血清心钠肽(ANP)、脑钠素(BNP)和IL-6含量,改善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保护心肌细胞线粒体形态,下调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中HIF-1信号通路关键蛋白HIF-1α、VEGFA、磷酸化(p)-Akt的表达,降低Caspase-3的活化。结论:黄芪-附子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治疗心力衰竭,实验验证说明其可通过改善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调节HIF-1信号通路发挥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为后续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
单位贵州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