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期病症,以心悸、喘促、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近现代中医理论研究将心衰的病因病机总结为本虚标实,"虚""瘀""饮"三大证候要素贯穿疾病发生始终,其中水饮在疾病发展变化过程中所致临床症状体征最为显著,上冲于心则悸,停于肺则喘,溢于肌肉腠理则发为水肿,是心衰疾病症状表现的关键因素。同时水饮停聚程度的变化临床观察也最为直观,可快速反映病情变化。在心衰发展进程中,水饮从微到著、从隐性到显性且逐步加重,水饮的减轻也是心衰治疗好转的有效标志,"治水"便成为心衰临床证治的重要思路。通过整理相关医籍条文以及后世医家的理论应用,分析归纳出水饮辨治的基本规律,同时探讨水饮证候要素辨治在心衰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为心衰临床证治提供思路与方法。
-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