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胎儿心室内强回声点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1月在本院超声科接受产前超声检查的单胎妊娠孕妇1 442例为研究对象,然后将超声检查出有胎儿心室内强回声点的孕妇分为观察组,选取相同数量的未检出强回声点的孕妇为对照组。观察胎儿心室内强回声点的检出率、数量、心室位置、超声心脏切面位置,比较两组间孕妇的年龄、NT值、孕前体质指数、血红蛋白浓度、现体质指数、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差异。结果:共收集1 587例研究对象,其中145例临床资料不全剔除,最终纳入1 442例。有162例孕妇检出有胎儿心室内强回声,检出率为11.23%,其中131例为左心室单发或多发强回声点,发生率为80.9%;9例为右心室单发或多发强回声点,发生率为5.6%;22例为左、右双心室单发或多发强回声点,发生率为13.6%。162例(100%)孕妇胎儿心室内强回声点均见于心脏四腔心切面。观察组血红蛋白浓度、现体质指数、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胎儿心室内强回声点是产前超声检查的一种常见的超声影像,常见于左心室,以单发性强回声点为主,回声强度接近或略强于骨骼,多见于心脏四腔心切面,形成的因素可能与孕妇血红蛋白浓度、现体质指数、腹部皮下脂肪厚度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