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元朝时忽必烈两次派大军东征日本,日本史称"蒙古袭来""元寇"。该事件被日本人认为是一场"未曾有的大国难",然而中世时期盛行的以武士征战为题材的军记物语中并未专门讲述。"蒙古袭来"叙事者对"神风"进行了种种文学性描绘,武士多被选择性忽视,即使出现英勇的个体也被设定为神赐子。此现象是武士在与神官僧侣的军功争夺中失利这一结果的体现,也折射出中世日本人对所谓"神风"作用的绝对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