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的数量遗传分析

作者:孙琦; 孟昭东; 马小燕; 王明金; 李文兰; 赵勐; 李文才; 于彦丽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2019, 51(06): 22-37.
DOI:10.14083/j.issn.1001-4942.2019.06.004

摘要

收获期籽粒含水量是决定玉米能否实现机械收获的重要性状。要选育适合机收的低收获期含水量玉米杂交种,首先需明确玉米收获期含水量的遗传规律。本研究选用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高的自交系5003和含水量低的自交系PH6WC为亲本,配制PH6WC×5003的F1、F2、B1、B2四个世代群体,利用便携式籽粒水分测定仪对亲本和4个世代的所有单株收获期籽粒含水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是由两对主基因和微效多基因控制,主基因中存在加性、显性、上位性效应,微效基因中存在加性和显性效应,均以显性效应占主导地位。在F2、B1、B2群体中,主基因的遗传贡献率分别为78.60%、59.32%、51.61%,远高于多基因的(6.44%、24.41%、33.81%),说明控制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的遗传基础以主基因为主。

  • 单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