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探究产业链重构背景下我国乳业市场价格传导非对称性与市场势力,研究基于2010年1月份—2019年12月份我国月度平均生鲜乳收购价格和牛奶零售价格数据,分别采用平滑迁移误差修正模型(STECM模型)和门限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TGARCH)模型分析牛奶零售价格与生鲜乳收购价格传导的非对称性及乳业产业链不同主体(奶农和牛奶零售商)的市场势力。结果表明:牛奶零售价格增长率(生鲜乳收购价格增长率)变化对生鲜乳收购价格增长率(牛奶零售价格增长率)的传导幅度具有非对称性;生鲜乳收购价格增长率(牛奶零售价格增长率)对于牛奶零售价格增长率(生鲜乳收购价格增长率)变化引起正向和负向冲击的传导速度具有对称性;生鲜乳收购价格受到需求冲击时,恢复长期均衡的调整速度是对称的,牛奶零售价格受到成本冲击时,恢复到长期均衡的调整速度是非对称的。奶农是价格接受者,不能对价格施加影响,不具有市场势力;牛奶零售商具有市场势力,可以在“利好消息”(“利空消息”)出现时大幅度提升(降低)价格以获得更多利润(减少损失),具有一定的价格话语权。说明乳业产业链价格传导存在非对称性,而要素市场和产品销售市场势力对比差异是乳业产业链价格传导非对称性的重要原因。鉴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实施相机抉择的价格调控政策,提升乳业产业链不同主体的利益协调,完善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