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背景资料"是我们解读文本的一把钥匙,但是这把钥匙又并非屡试不爽,又并非非用不可。用与不用,用在何处,需要考虑文本特征与学情实际,这是教者不可不深思而谨为的。一、背景资料运用的选择1.文本解读要用精细化的背景资料关于《故都的秋》,一直存在着到底是悲秋还是赏秋的争论。如果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即"1934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杭州,生活颠沛流离、思想苦闷"进行解读的话,就很可能将之解读为"悲秋"。这种解读就陷入了钱理群批判过的那种线性思维模式,即"时代是苦闷的→作家必定时时、处处陷入单一的绝对苦闷中→他写出的每一篇作品必定是充满了单一的绝对的苦闷感"[1]。这样套用"公式"的机械、标签式解读,其实偏离了文本的本意,简单地将文学视为社会生活、时代语境的反映,降格了文学的独立地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