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学术不端呈现出高技术性和隐蔽性的表现,衍生出隐性学术不端这一新变化。隐性学术不端具有查重检测结果低、技术指标存在多种造假方式、标识信息存在不透明性、投稿行为存在人为操纵等特征,仅依靠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已经不能很好地防范。科技期刊需要重视论文中的隐性学术不端,提高查证技术,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