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肾动脉受累不同分型及其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02年6月至2021年9月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行TEVAR治疗的TBAD合并肾动脉受累患者330例。根据主动脉 CTA 影像, 将一侧肾动脉受累情况分为5型:真腔型(肾动脉开口完全起自真腔), 假腔型(肾动脉开口完全起自假腔), 双腔型(肾动脉开口起自真、假双腔), 挤压型(肾动脉开口与真腔相连, 但肾动脉开口受到内膜片极度挤压), 开口型(肾动脉开口有内膜破口)。双侧肾动脉受累分型分为7型:真真型(真腔真腔型), 真假型(真腔假腔型), 真双型(真腔双腔型), 真口型(真腔开口型), 假假型(假腔假腔型), 假挤型(假腔挤压型), 双双型(双腔双腔型)。本研究主要观察指标是不同肾动脉受累分型术后肾功能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采用One-way ANOVA检验、Kruskal-WallisH检验及配对样本秩和检验对双肾动脉受累不同分型组间术后肾功能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比较双侧肾动脉受累不同分型组间30 d内及远期临床不良事件。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术前肾功能重度损伤组与非重度损伤组患者全因病死率。结果患者年龄(53±11)岁, 其中男性276例(83.6%), 女性54例(16.4%)。患者术前、术后的血清肌酐(术前:H=18.686, P=0.005, 术后:H=18.101, P=0.006)和胱抑素C(术前:H=17.566, P=0.007, 术后:H=10.433, P=0.016)水平7组间总体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假假型组最高;但其术前术后变化值总体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0 d内随访显示, 术后急性肾损伤(χ2=15.623, P=0.007)、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χ2=15.523, P=0.010)、术中内漏发生率(χ2=17.935, P=0.004)7组间总体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假假型组最高(分别为2/9、5/9和5/9)。远期随访显示, 全因死亡(χ2=14.772, P=0.011)、非主动脉源性死亡发生率(χ2=15.589, P=0.008)7组间总体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生存分析显示, 术前肾功能重度损伤患者术后远期全因病死率高(17.7%比4.8%, P=0.009)。结论肾动脉受累分型不同的TBAD患者肾功能水平存在差异, TEVAR对TBAD患者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术前肾功能重度损伤患者TEVAR远期全因病死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