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切除术(PTED)与显微椎间盘镜下髓核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PTED组(n=45)与MED组(n=53),比较两组手术、术后恢复情况及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学会量表(JOA)评分结果,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腰椎曲度Cobb角及椎间隙高度的变化。结果 (1)PTED组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MED组,但MED组手术时间短于PTED组,透视次数少于PTED组(P<0.05)。(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3、6个月,两组腰痛腿痛VAS评分及ODI障碍指数均降低、JOA评分上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MED组术后6个月Cobb角缩小,与PTE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D与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可减轻患者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但前者创伤更小,术后恢复速度快,对腰椎稳定性影响更小。
-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