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理论的旅行不仅要追问适用性问题,还要讨论适应性问题。传统行动素模式在解释热奈的《女仆》时出现了不适用性,但回到戏剧符号学原点,可以发现对于后现代戏剧,不是二元对立的结构分析法不适用了,而是二元对立的要素发生了改变,由此产生的"句法"和"语法"也待修正。行动素模式要突破其解释力半径,就必须工具创新。新行动素模式仍由三组二元对立的要素组成,发送体与接受体、主体与宾体不变,辅助体与反对体改为建构体与解构体,其关系不再用单向或双向的箭头联系,代之以三个关联的双曲线,无限趋近,但又非线性。用之分析《女仆》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显示行动素模式对后现代戏剧甚至新电影作品都具有相当的适应性。

  • 单位
    上海戏剧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