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讨生物质在明火和阴燃两种不同条件下PM2.5及主要成分的排放差异,选取了7种具有代表性的生物质样品(小麦、水稻、马尾松叶、马尾松枝、杂草、玉米、棉花)进行了燃烧实验,并对PM2.5样品中的7种主要水溶性离子(Na+、NH4+、K+、Ca2+、Cl-、NO3-、SO42-)及有机碳(OC)、元素碳(EC)、水溶性有机碳(WSOC)、有机酸和左旋葡聚糖(LG)等有机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明火和阴燃条件下PM2.5的排放因子分别为2.827.74 mg·g-1和3.2422.56 mg·g-1,阴燃时的排放因子偏高,不同燃料类型也存在一定差异.燃烧排放PM2.5中水溶性离子以Cl-为最高,占总离子的比例为72%94%,且与NH4+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水溶性离子整体表现为明火条件下的浓度显著高于阴燃条件下的浓度.受阴燃条件下氧气不足的影响,PM2.5中有机组分的浓度表现为阴燃高于明火,进而导致阴燃时PM2.5的排放因子增加.水稻秸秆燃烧烟尘中3种来源特征比值(LG/PM2.5、LG/OC和LG/WSOC)仅为小麦和玉米秸秆燃烧排放相应比值均值的0.34、0.24和0.27倍,表明在不同农作物的收获季节采用上述特征比值进行生物质燃烧来源估算时,应区别对待.
-
单位厦门大学; 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