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79年至1993年间,我国对美国电影的引进经历了从卓别林向兰博的策略演变。这一演变背后有着中美关系嬗变、我国电影产业自身发展等多重缘由。在对美国电影的译制上,译制者一方面要契合国内观众的审美水平与习惯,另一方面担当着意识形态“把关人”的重要角色。而在1980年代以“美国电影周”为代表的电影交流活动中,中美双方以及不同受众群体之间的差异化评价则展现出彼时特殊历史情境下的多元接受状况。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