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杆状病毒是节肢动物,特别是鳞翅目昆虫的重要病原微生物,在生物防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对昆虫虫体口服感染的过程中,需要一类称为杆状病毒口服感染因子的帮助才能在虫体中肠成功建立系统感染。Ac110是本实验室最新发现的口服感染因子之一,但其作用机制仍是未知。在本研究中,通过定点突变技术成功构建了两株Ac110保守氨基酸位点突变型重组杆状病毒,将病毒DNA转染昆虫细胞Sf9后,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验证了Ac110的突变体蛋白均能够正常表达;接着通过病毒滴度测定实验证明了重组病毒均能在Sf9细胞中产生与补回型病毒相当的感染性病毒粒子,说明Ac110的这两个保守氨基酸位点的突变并不影响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和在细胞之间的传播;最后将纯化的病毒多角体口服感染甜菜夜蛾幼虫进行生物测定实验,发现Ac110的N27氨基酸位点的突变对昆虫幼虫的口服感染能力显著性降低,而L35氨基酸位点的突变则没有影响。
-
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