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从契入生产函数的视角分析"对口支援"跨行政区域向受援地公共品生产函数的注入要素为表征的微观区域政策特征,提供了一个解释"对口支援"政策的新分析框架。源于要素剥离和要素失能的公共品生产函数裂解,需要超越特定区域的要素注入实现公共品生产函数的重构。因生产函数裂解类型的多样性和所需注入的要素类型和规模差异,形成了三种差异化的"对口支援"类型,即在剥离/失能要素超越资本需求情形下针对特定区域或非特定区域的Ⅰ型和Ⅱ型"对口支援",以及针对特定公共品供给的Ⅲ型"对口支援"。作为兜底式的应对差异化生产函数裂解的微观区域政策,中国"对口支援"实践应仅限于公共品生产领域而不应扩展至市场化产品生产领域,决策者应清晰判断并适时确定政策的退出和毕业期问题,"对口支援"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矫正效果还依赖于受援地在企业家市场培育、要素组织和利用效能提升上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