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估桂枝葛根汤治疗颈性眩晕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2019年4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共计144例,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72例,研究过程中观察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疗法(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疗法并结合桂枝葛根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每月眩晕发作次数与每次眩晕持续时间变化、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变化、左椎动脉与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内皮素-1(ET-1)、神经肽Y(NP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指标变化、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变化、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G)评分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65%(66/69),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29%(59/7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5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每月眩晕发作次数与每次眩晕持续时间、ESCV评分、左椎动脉与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ET-1及NPY、CGRP水平、NDI评分与FACT-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每月眩晕发作次数与每次眩晕持续时间、ESCV评分、左椎动脉与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ET-1及NPY、CGRP水平、NDI评分与FACT-G评分等指标均改善(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每月眩晕发作次数与每次眩晕持续时间、ESCV评分、左椎动脉与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ET-1及NPY、CGRP水平、NDI评分与FACT-G评分等指标改善更佳(P<0.05,P<0.01)。研究期间,对照组出现1例恶心,观察组出现1例头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桂枝葛根汤可提升颈性眩晕治疗效果,可较好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血管内皮功能,还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