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利用宫颈周围组织5间隙解剖技术,优化经腹入路的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ARH)+盆腔淋巴清扫术(APL)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收治的6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标准,最终纳入研究60例;根据采取的手术策略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应用经宫颈周围5间隙解剖技术实施ARH+APL,对照组按常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参数(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宫旁切除长度、阴道切除长度、淋巴结切除数目)及术后的膀胱功能恢复指标(包括留置尿管时间、术后膀胱充盈感、自主排尿及排尿完全感、膀胱功能分级)。其中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两组术后生存时间分布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肿瘤分期及肿瘤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43±180) ml少于对照组(480±22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P<0.05),其余手术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留置尿管时间(11.6±2.7) d、对照组(18.3±4.5) 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P<0.05)。观察组患者膀胱功能分级0级20例、Ⅱ级1例,对照组0级12例、Ⅱ级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P<0.05)。两组拔除尿管后膀胱充盈感、自主排尿感、膀胱功能分级为Ⅰ级者及术后生存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利用宫颈周围5间隙解剖技术实施经腹ARH+APL,循筋膜间隙解剖、分离,可避免大出血及神经、临近器官的损伤,简化保留神经的步骤,减少术后膀胱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