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论语·公冶长》"乘桴浮于海"中的"海"意为"海外"。从语境来看,它非泛言,而是实指。关于它的具体所指,历代学者多有争论。本文试图从当时人的海外观和齐鲁之地的航海能力两个崭新的角度,来论证解决这个问题。"海外"指四海之外,即君王或天子统治区域以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孔子时代的齐鲁之人有着较强的海上交通能力,他们尤其和朝鲜有着密切联系。综合来看,"乘桴浮于海"中意为海外的"海"即指朝鲜。孔子在学术主张得不到推行的情况下想去朝鲜,可以得到《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的辅证。他的这一想法可能是受到了商末箕子事迹的启发。
-
单位历史学系; 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