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八味锡类散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10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就诊的活动期轻、中度左半结肠UC患者10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8例)。分别给予八味锡类散1 g(加入温开水60 mL)和氢化可的松灌肠液50 mg/60mL,每晚1次睡前灌肠,疗程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疾病活动度(Mayo评分)、内镜和组织学评分,检测结肠组织中的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结果治疗组临床缓解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8.2%(43/55)和89.1%(49/55),对照组分别为58.3%(28/48)和72.9%(3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内镜下结肠黏膜愈合度为50.9%(28/55),高于对照组31.3%(1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组织学缓解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2.7%(18/55)和65.5%(36/55),对照组分别为27.1%(13/48)和58.3%(28/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例(3.8%)和对照组2例(4.3%)发生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结肠黏膜中TLR4、NF-κB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Occludin表达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味锡类散灌肠治疗轻、中度活动性UC安全有效,其作用可能与调节炎性因子表达及增强结肠黏膜屏障功能有关。

  • 单位
    四川省人民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