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鲐鱼是中国近海重要的中上层经济鱼种,为准确理解当前资源状态和实现可持续利用,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渔业资源评估。文章利用中国渔业统计年鉴1979至2019年的渔获量和捕捞努力量数据,利用贝叶斯状态空间产量模型对鲐鱼进行评估,并通过敏感性分析探讨输入数据、模型参数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最大可持续产量为46.5万t,资源有83%的概率处于健康状态,种群未遭受资源型和捕捞型过度捕捞(当前相对生物量水平B2019/BMSY=1.160,当前相对捕捞死亡系数F2019/FMSY=0.773)。敏感性分析中,种群参数内禀增长率和初始资源消耗率的先验分布基本不影响评估结果,而可捕系数恒定年增长对评估结果影响较大;数据方面,一定的渔获量误报率不影响对鲐鱼资源状态的判断,而捕捞努力量数据选择时应纳入海洋捕捞从业人数数据,以得到较合理结果。在中国近海鲐鱼的养护管理过程中,为提高资源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并降低不确定性,需要着重关注渔获量数据的质量和捕捞努力量数据的选择。
-
单位上海科技馆; 上海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