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应用Cirrus HD OCT观察成年人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mGCIPL)厚度的分布规律,探讨mGCIPL随着眼轴长度改变的变化规律。方法: 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门诊的患者170例(276眼),采用IOLMaster测量眼轴长度,Cirrus HD OCT测量mGCIPL厚度,得到平均,6个扇形区域(颞上、上方、鼻上、颞下、下方、鼻下),最小mGCIPL厚度共8个参数。研究mGCIPL厚度的分布规律,采用Spearman进行mGCIPL厚度与眼轴长度的相关性分析,应用广义估计方程进行mGCIPL厚度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该276只眼的6个扇形区域中鼻上mGCIPL厚度最大,为83.5(78.0,89.0)μm,下方mGCIPL厚度最小,为79.0(73.0,84.0)μm,分布规律为鼻上>上方>颞上≈颞下≈鼻下>下方。8个参数均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r=-0.504~-0.395,P<0.001)。8个参数除了受眼轴长度(β=-3.201,P<0.001)影响外,还受年龄(β=-0.185,P<0.001)影响。结论: mGCIPL厚度分布规律为鼻上>上方>颞上≈颞下≈鼻下>下方。mGCIPL厚度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因此在应用mGCIPL厚度进行青光眼诊断时应考虑眼轴长度的影响,尤其在高度近视人群更应排除其干扰。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