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红薯,据《闽书》与《农政全书》记载,其原产地海外,大约在明代万历中(公元1589-1608年)传入我国福建省,并逐渐传播至中原各地。在《医林纂要探源》中首先记载了红薯的药用价值,言其生用能"止渴,醒酒,益肺,宁心",熟食能"益气,充饥佐谷食"。当代《中华本草》也对其性味功能进行了总结,言其"味甘,性平,归脾、肾经,补中益气,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主治脾虚水肿,便泄,疮疡肿毒,肠燥便秘"。现代科研证实,红薯含有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胡萝卜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