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治未病”理论探索中医药膳治疗咳嗽的用药规律

作者:王景琪; 张亚军*; 李琛; 姚丹
来源: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3(05): 471-475.
DOI:10.16343/j.cnki.issn.2095-512x.2021.05.007

摘要

目的: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整理有关咳嗽的中医药膳,在客观数据的基础上对咳嗽药膳用药规律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探讨,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建立一个咳嗽中医药膳数据库,实现药膳疗法的智能筛选,为咳嗽的临床辅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学和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以1992年大连出版社出版的王者悦版本《中国药膳大辞典(修订版)》、199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项平版本《中医食疗方全录》及1992年至今网上数字资源库(中国知网、万方)中关于咳嗽的中医药膳文献为研究对象。以用药安全、有效、记录详实为基本原则制定文献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符合要求的数据手工录入至Excel文档。整理相关信息,对收集到的药膳文献进行二次筛选,然后依据药膳名称、组成、剂型等要素对文献内容进行拆分,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建立数据表。登录中医传承计算平台中的方剂管理系统,将整理好的数据录入该系统。运用数据管理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对咳嗽药膳的药物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食物的频次、归经等进行统计;然后利用关联规则算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筛选出245个有效药膳,药物种类达147种,累计使用370次;药食同源种类有70种,累计使用1997次;食物种类58种,累计使用271次。支持度为12,置信度设为0.7时有1条常用药物组合,即"半夏和茯苓"。药物聚类核心组合为苦杏仁、百合、枇杷叶、茯苓、生姜、川贝母、白果、麦冬、陈皮、甘草等药物之间的配伍。结论:中医药膳治疗咳嗽的药物药膳组成主要以止咳平喘、润肺化痰类药物为主,聚类的核心药物组合中加入了理气健脾和清热泻火类药物,且多为甘温之品,归经为肺、胃、脾三经偏多,药膳剂型以汤剂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