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生口"一词,史书习见,学界对其多有讨论,莫衷一是。"生口"本义为"活人",根据"生口"的来源和去向,其并不单纯指"俘虏""奴隶",而是对来源于战争掠夺、暴力抓捕、诱拐、进献,失去户籍且未被固定在私家户籍下,可以被拥有者自由买卖或赠与他人的这一类活人的统称,属于偏正式复合词。由于"生口"多来源于战争,故其有"战俘"义;因为"生口"去向多为奴婢,故其又有"奴仆"义和"奴隶"义。"生口"不仅可以指称"活人",而且可以指称"活的牲畜",其表"牲畜"义的始见时代应在东汉末到南朝梁之间。表"牲畜"义的"牲口"出现在明代,或因"牲口""生口"同音相混,而"牲"本身就可以指"牲畜"。随着时间的推移,"牲口"逐渐取代了"生口",而"生口"的"战俘"义和"奴隶"义则一直沿用到清代。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