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秋日》在中国诗歌界传播广泛,拥有众多译本,到目前为止,对这首诗歌的阐释和鉴赏仍在继续深入。无论是从中国文化语境出发,对诗人孤独寂寞情绪的“共情”理解,还是在存在主义哲学背景下,对诗人“在神性的澄明之境中体味到的无忧无虑的安宁与幸福”的彰显,论者们都从不同层面揭示了这首诗歌迷人的诗学魅力。适当结合里尔克存在诗学的形成过程,重新解读文本,这首诗又呈现出另一种质地与纹路:诗歌吟咏的是不同于物的人行使选择自由权后感受到的精神上的不安和焦虑,那个落叶纷飞中不安地游荡的人的形象正是20世纪初徘徊在信仰与自由之间,努力探求人生意义,渴望生命永恒的西方人精神状态的诗意写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