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对近代以来多本英汉、汉英字典、辞典,《妇女杂志》、《人民日报》等报纸杂志,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译作、论著的梳理,试图厘清女权主义术语在近代中国的翻译与流转进程。以"女性"和"女性主义"等词汇为例,揭示现代汉语中类似词汇,很多是在19世纪以后,在汉语、现代日语以及欧洲语言之间的互动中建构起来。对这一建构过程展开历史的分析,希望对当下的中国女权主义和女权主义者摆脱"矛盾立场"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