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备受关注。[目的]采用贝叶斯时空模型控制时间和空间效应,分析热浪与不同亚型脑卒中寿命损失年(YLL)的关系,并探讨热浪效应的修饰因子。[方法]收集2014—2017年暖季(5—10月)广东省40个区县的每日脑卒中死亡个案信息、气象数据及大气污染物数据;根据期望寿命表匹配年龄和性别计算出个体YLL,汇总每日YLL后以各区县人口进行校正得到每日YLL率(人年/10万人)。采用贝叶斯时空模型拟合热浪与不同亚型脑卒中YLL率的暴露-反应关系,并按照年龄(<65岁、≥65岁)、性别(男性、女性)和地区(珠三角地区、非珠三角地区)进行分层分析,确定热浪与脑卒中死亡关系的主要修饰因子。[结果] 2014—2017年暖季,广东省40个区县共发生23次热浪事件,累计持续145 d。脑卒中患者30 852例,居民总脑卒中日均YLL率为(2.39±3.63)人年/10万人,其中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分别为(1.54±2.99)人年/10万人和(0.84±1.85)人年/10万人。热浪可增加居民脑卒中的YLL率,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更大且存在滞后效应:热浪在滞后1 d的累积效应最大,可分别使总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的YLL率增加0.17(95%CI:0.03~0.29)人年/10万人和0.13(95%CI:0.06~0.20)人年/10万人。分层分析的结果表明:热浪对≥65岁人群、男性及非珠三角地区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更大,可使其YLL率分别增加1.11(95%CI:0.58~1.55)、0.13(95%CI:0.03~0.23)和0.20(95%CI:0.07~0.32)人年/10万人;对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仅发生在≥65岁人群中,可使其YLL率增加0.79(95%CI:0.26~1.31)人年/10万人。[结论]热浪可能会增加广东省居民脑卒中的YLL率,对老年人、男性及非珠三角地区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更大且存在滞后效应,对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群中。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