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中国传统耕读文化产生于先秦时代。早期儒家强调“耕”“读”分离。孔子认为,“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论语·卫灵公》),强调“读”为君子之职,“耕”乃小人之业,明显带有抑耕而重读的思想倾向。孟子承接这种君子、小人的社会分工之辨,提出“或劳心”“或劳力”的两种职业区分,总括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社会分工伦理(《孟子·滕文公上》)。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先贤以“耕”和“读”区分人的身份与职业。但“耕读”一词还有另一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