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西部石炭系羊虎沟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作者:夏雨晴; 付斯一*; 黄道军; 虎建玲; 陈洪德; 刘晓鹏; 王峰; 张成弓; 刘磊; 陈安清
来源:矿物岩石, 2023, 43(02): 82-94.
DOI:10.19719/j.cnki.1001-6872.2023.02.09

摘要

非常规油气储层成因机理的研究一直是油气勘探与开发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第一大含油气盆地,在上古生界地层中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本次研究通过钻井岩心的观察、取样,利用薄片鉴定,物性分析、扫描电镜和CT扫描等分析手段,结合最新的沉积、构造和物源研究成果,探究了鄂尔多斯盆地西部石炭系羊虎沟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表明,石炭系羊虎沟组砂岩储层以岩屑石英砂岩和石英砂岩为主,储层平均孔隙度为6.20%,平均渗透率为0.34×10-3μm2,是典型的低孔低渗型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以岩屑溶孔(37.7%)为主,长石溶孔(16.0%)、晶间孔(8.5%)和粒间溶孔(7.3%)次之,原生孔隙少见。物源、成岩作用、沉积环境和构造裂缝体系是研究区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因素:物源影响着沉积物的物质组成,控制着砂体的展布,不同物源区所带来的岩屑种类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储层的物性;溶蚀作用有效地改善了储层质量,长期的深埋藏导致的压实作用使得原始孔隙大量消失,以凝灰质、高岭石、碳酸盐岩和硅质为主的胶结作用则明显的降低了储层质量;研究区内三角洲前缘亚相具有相对较好的储集性能,障壁砂坝相次之;大量的构造裂缝,不仅大大改善了羊虎沟组储层的孔渗性,同时也为有机酸流体的运移提供了通道,促进了溶蚀孔隙的形成,还在沟通孔隙等方面也可以进一步的改善储层产能。以上研究成果期望可为研究区及类似盆地的下一步勘探与开发提供参考。

  • 单位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