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全血保存温度和时间对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6月佛山市中心血站采集的120袋(200 ml/袋)全血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室温组和低温组,每组各60袋,每组平均分为3份(20袋/份),分别于室温(20~24℃)和低温(2~6℃)条件下保存8、12、24 h,离心得到新鲜冰冻血浆,并于1周内制备出冷沉淀凝血因子,测定冷沉淀凝血因子中的凝血因子Ⅷ(FⅧ)含量、纤维蛋白原(FIB)含量、FⅧ合格率及FIB合格率,比较不同保存温度、不同保存时间对全血冷沉淀凝血因子中FⅧ含量、FIB含量、FⅧ合格率及FIB合格率的影响。结果保存8、12、24 h,两组的FⅧ、FIB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保存12 h的FⅧ、FIB含量与保存8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保存24 h的FⅧ、FIB含量均低于保存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组保存8、12、24 h的FⅧ合格率分别为100.00%、95.00%、90.00%,与室温组的100.00%、95.00%、8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组保存8、12、24 h的FIB合格率分别为100.00%、100.00%、95.00%,与室温组的100.00%、100.00%、9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保存12、24 h的FⅧ、FIB合格率与保存8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4 h内全血室温保存与低温保存对冷沉淀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