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用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对翼状胬肉术后组织修复过程中的断层成像变化序列进行分析,提出更新更早的疗效评估指标。方法对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于池州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鼻侧翼状胬肉患者,共33例(45只眼),用显微镜及OCT对病损切除后的病例分别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进行评估,随访期间显微镜下发现纤维血管侵入角膜的病例纳入复发组,其余病例纳入愈合组。用OCT对正常的眼表解剖结构:角膜上皮、结膜上皮和角膜缘分界区进行结构确定并比较分析。结果有7只眼表现为病灶复发(复发组),38只眼表现为未复发(愈合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开始于术后1个月,在愈合组角膜上皮的识别更多(P=0. 02),当时还未有病例在显微镜下被发现临床复发。术后3个月,角膜(P <0. 001)和结膜上皮(P=0. 002)的识别在愈合组更多。术后6个月,这样的趋势得到延续,并在愈合组中确定了更多分界明确的角膜缘区域(P=0. 01),但在复发组中尚未发现这种正常结构化的角膜缘标志。结论用OCT检测是否出现正常结构化的角膜缘区域是更好、更积极的预测翼状胬肉术后愈后情况的方法。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