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病人骨转换标志物水平的早期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35例老年OVCF病人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35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以及双能X线骨密度,并比较研究组不同性别、年龄、椎体骨折数量病人骨折后第1、2、3、6、8、12周血清PINP、CTX、25(OH)D水平,骨折后第1、12周骨密度的差异,分析骨折后第1周各指标与病人性别、年龄、椎体骨折数量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入院时血清PINP、CTX、25(OH)D水平及骨密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不同性别病人第2、3、6、8、12周血清PINP、CTX、25(OH)D水平均较骨折后第1周明显升高(P<0.05);女性病人骨折后第1周血清PINP、CTX、25(OH)D水平及骨密度,骨折后第12周骨密度均低于男性(P<0.05)。>80岁、70~80岁病人第2、3、6、8、12周血清PINP、CTX、25(OH)D水平均较骨折后第1周明显升高(P<0.05);年龄>80岁病人骨折后第1周血清PINP、CTX、25(OH)D水平及骨密度,骨折后第12周骨密度均低于70~80岁病人(P<0.05)。研究组椎体骨折数量>2个以及1~2个病人第2、3、6、8、12周血清PINP、CTX、25(OH)D水平均较骨折后第1周明显升高(P<0.05);且椎体骨折数量>2个病人骨折后第1周血清PINP、CTX、25(OH)D水平及骨密度,骨折后第12周骨密度均低于椎体骨折数量1~2个病人(P<0.05)。骨折后第1周血清PINP、CTX、25(OH)D水平及骨密度与老年OVCF病人的性别、年龄、椎体骨折数量显著相关(P<0.01)。结论 老年OVCF病人骨折后早期血清PINP、CTX、25(OH)D水平及骨密度明显异常,其相关因素包括病人性别、年龄及椎体骨折数量。

  • 单位
    四川省骨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