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煤炭水足迹演变趋势及驱动力分析

作者:常志冬; 曹永强*; 王菲; 姜雪梅
来源: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2023, 54(07): 102-112.
DOI:10.13928/j.cnki.wrahe.2023.07.009

摘要

【目的】煤炭与水资源是东北三省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对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煤炭水足迹可以反映煤炭生产过程中实际的水资源占用状况,有利于推动煤炭资源和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方法】基于国际标准的煤炭水足迹评价模型测算东北三省煤炭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分析2000—2020年东北三省煤炭水足迹的时空演变趋势,运用LMDI模型定量分析煤炭水足迹的驱动效应,并构建煤炭水足迹强度指标对区域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水平进行评价。【结果】结果显示:(1)2000—2020年东北三省煤炭水足迹总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2011年达到峰值13.85亿m3,原煤和火力发电水足迹占煤炭水足迹总量的97%以上。(2)影响煤炭水足迹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资源禀赋效应和经济效应,贡献率分别为42.79%和30.06%,对煤炭水足迹起增量作用,技术效应和部门效应贡献率分别为-14.19%和-12.97%,对煤炭水足迹起减量作用。(3)研究区整体煤炭水足迹强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在2012年以后趋于平稳。吉林省煤炭水足迹强度下降幅度最大为87.2%,黑龙江省次之,辽宁省最小。【结论】结果表明:东北三省煤炭水足迹下降趋势明显,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但原煤和火力发电耗水量大,技术效应对煤炭水足迹的减量作用明显减弱。研究成果可为东北三省促进水资源优化、调整产业布局、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参考决策,助力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