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与耐药机制研究

作者:石锋*; 李学兆; 刘向前; 王枫; 华勤学
来源: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22, 17(10): 1184-1187.
DOI:10.13350/j.cjpb.221015

摘要

目的 分析胸外科院内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1 095例接受胸外科手术患者的送检标本,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病原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常见的12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测定52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采用PCR对18株耐氨基糖苷类铜绿假单胞菌的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扩增,通过扩增产物分析耐药机制。结果 1 095例患者入院诊断主要为肺癌(30.32%)与食管癌(25.11%)。93例发生术后感染,感染98例次,感染率为8.49%,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52.04%)。93例胸外科院内感染患者中,培养分离病原菌共115株。86株革兰阴性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22株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真菌。5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见抗生素药敏试验显示,氨曲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30%,多粘菌素B的敏感性为100.00%。5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18株对氨基糖苷类耐药,15株产氨基糖苷类修饰酶,主要为acc(6′)-Ⅱ阳性株。产氨基糖苷类修饰酶阳性基因模式主要为acc(6′)-Ⅰ+acc(6′)-Ⅱ+ant(2″)-Ⅰ+ant(3″)-Ⅰ。18株耐氨基糖苷类铜绿假单胞菌中,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型72.22%为armA阳性。结论 本院胸外科院内感染率为8.49%,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要病原菌。耐氨基糖苷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基因型主要为armA、acc(6′)-Ⅱ。

  • 单位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全文